大力士郭仲传奇/记录整理者:赵连鸿

主页 > 发表园地 > 传奇故事 >

大力士郭仲传奇/记录整理者:赵连鸿


大力士郭仲传奇
选自:朱彦华编著《河北满族蒙古族民间故事》
在燕山东麓的龙山县,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村东南方有一片坟地,其中有座巨坟,人称“太君冢”,冢前竖有一块大理石墓碑,上刻一行楷字:大清显祖郭府太君之位。那么,这位墓主人是何许人,为何号称“大清显祖”呢?
话说清乾隆皇帝登基,四海昌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所谓“国有乾隆,国运昌隆”。乾隆是位大有作为的君主,为使江山稳固,长治久安,他曾多次微服私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在游历中他发现锦绣江山虽好,但龙脉颇多,这令他非常忧虑,深恐若干年后群龙出世,威胁他的江山社稷。于是,他每发现一处龙脉,就想方设法把他毁掉,所以民间至今仍有“挑龙脉”的传说。
一年,他从承德离宫出发,过宽城一直往南,准备到迁安、抚宁、卢龙、秦皇岛一带走访。在途经龙山西部的时候,发现有座高大的山峰,名叫小西天,其中有一条自山峰分流而下延绵起伏的长梁,像条巨龙在跃跃欲飞。乾隆是位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一不通的皇帝,他认为此梁龙气盛大,若不将它破坏,日后就会有真龙出世。于是他命人在龙头上修了一座砖庙,压住龙头,又在龙颈上挖了一道深沟,将龙脉挑断,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条龙脉的腹部有块风水宝地,居住许多人家。一次,老百姓在这里挖土施工时挖出了一盘石槽碾子,后来人们便把石碾子上面叫上草(槽)碾,下面叫下草(槽)碾。上下草(槽)碾共有百户人家,多以郭姓为主,据说是郭子仪(唐)的后代。自郭氏先祖落担于此,便以农耕、狩猎或经商为业。
可是,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登基,砖庙突然无故倒塌,老百姓说这是真龙出世的征兆。就在这一年,郭家喜添一子,这小子一出生个头超大,虎头虎脑的,相貌不凡,算命的说他是帝王之相。因他排行老二,所以父母给取名郭仲,后来又名郭太君。
郭仲十岁的时候,就出脱得膀大腰圆的,像个大人。据说他特别能吃,一顿能吃二十个馒头,五碗米饭。十七时,为了生计父亲便让他赶牲口,在口里口外做驮运赶脚的活。就养了一头大青骡子,乌黑锃亮,而且,性格刚烈,无人敢碰,陌生人只要一碰,别说被它踢上一脚,就是它吼一声,就能把人吓个半死。可是在郭仲手里,却如一只温顺的小羊羔,让它怎样它就怎样。当初为了驯服这头烈畜,郭仲吃饱喝足后,经常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山头上和大青骡子摔跤。有一回,他和大青骡子在山头上摔了三天三夜,山头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大青骡子被郭仲一遍遍的摔倒,直到不能站起,从此,大青骡在郭仲手里服服帖帖的。
郭仲力大,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有人说他身高丈二,顿餐斗米,还有人说他力举千斤,鲁智深在世。郭仲家大门口有个打谷场,场上有个千余斤的大碌碡。一天,郭仲突然发现场上的大碌碡不见了,仔细一看原来被人放在了场外的大梨树桠上了。郭仲心想是谁干的呢?莫非是在和我较劲。第二天,郭仲家里忽然来了一位身背荆条的毛头小伙子,见了郭仲就连忙跪下说:“晚辈有眼无珠,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竟敢冒犯大爷的天威,请大爷多多恕罪。”原来,那天夜里郭仲偷偷的爬上大梨树,将碌碡又往上举了一层树桠巴。
一日,郭仲赶着大青骡子去给一贩粮的财主送货,财主听说郭仲是个大力士,有点不信,就和他打赌说:“只要你把五麻袋玉米给搬起来,就把五麻袋玉米白送你。”郭仲见那地上的麻袋每袋足有二百斤,加起来能有上千斤。只见他一憋气一哈腰,将两袋玉米轻松放在背上,然后用胳膊又将两袋一边一袋夹在腋下。可是第五袋放在哪?围观的人都为他捏把汗。财主也以为自己赌赢了。没想到郭仲腰一猫、嘴一张,硬是用嘴叼了起来,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连连拍手叫好。郭仲放下麻袋后问财主:“你说的话算数不算数?”财主心里虽然有些后悔,但见郭仲如此神力,哪敢说个“不”字,连连点头说:“算数、算数……”
这天,郭仲正赶着骡子往家走,行至半路,忽见一位身背黄布包裹的老头,气喘吁吁的跑到郭仲跟前说:“好汉,快请救命,后面的人想要杀我。”郭仲素有行侠仗义之心,路见不平,岂能视而不见,于是连忙对老头说:“快骑上我的骡子先躲起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然后把老头扶上骡子,用手一拍骡子屁股,大青骡子似懂人意,一溜烟地跑进了前面的一片树林里。这时,一帮强盗追到郭仲的跟前,见郭仲放走了他们追赶的人,便气势汹汹的向郭仲打来。恰巧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个木器厂,路旁堆放很多木材,只见郭仲一弯腰,将一根三丈长一搂粗的木头拦腰抱起,如虎蹚羊群一般向那伙强盗猛砸过去。强盗见此人如此神力,以为是神兵天将,吓得抱头鼠窜,四散逃命。
赶跑了强盗,郭仲一打口哨,大青骡子便驮着那个老头从树林里跑了出来。只见那个老头跳下骡子对郭仲抱拳言道:“多谢好汉救命之恩。”郭仲也还礼道:“路见不平,理当相助,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老头说:“刚才我观恩公力大无穷,如同神从天降,真是天助我也。今日若非恩公舍命相救,恐怕我命休矣,救命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恩公如若不嫌弃,愿和恩公义结金兰,不知恩公意下如何?”郭仲见那人谈吐文雅,彬彬有礼,像个有良心的人。于是便和他就地捧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那人从包里拿出一块金牌说:“留个纪念吧,日后若有难处,就拿它到京城最高的门楼里找我。”郭仲随口应允收下了。
其实那位被郭仲搭救的老头就是大清道光皇帝旻宁。因秉承先祖遗风,到民间微服私访,路遇反清复明白莲教的追杀,才被郭仲相救。道光回到宫中,对他那位拜把兄弟念念不忘。一日清晨,一位老太监侍奉皇帝更衣,顺便问道:“圣上前日到民间体察民情,一路可曾安顺?”
皇上说:“一言难尽,有惊无险那。”于是把在路上遇险被神人相救的事叙说了一遍。并说:“救驾之恩乃为大功,要把恩公接进京来,给他盖房子、封官做,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老太监以为如何?”
老太监说:“但不知此人家住何处?”
皇上说:“听他说家住龙山县下草碾。”
老太监一听下草碾,不禁大吃一惊,忙对道光说:“圣上万万不可,若将此人接进宫来,恐怕凶多吉少,后患无穷。”
道光说:“何出此言?”
老太监说:“老奴当年曾和先帝去过那个地方,有个小西天的山脉,先帝见那里的风水有帝王之气,于是就把那里的龙脉给毁了。如今此人,虽有救驾之功,毕竟是那的龙脉孕育而生,身带龙气,若将他接进宫来,恐怕与皇上相克,故劝皇上切莫召见此人。”
道光听了老太监的话,不尽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老太监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救命之恩不报,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于是忙问老太监:“这便如何是好?”老太监在皇上耳边耳语了几句,道光说:“为了江山社稷,也只好如此了。”
且说郭仲回到家后,把自己和别人打赌以及在路上救人的事和家人说了,家人问他:“你救的那人家住在哪里,姓字名谁?”郭仲说:“他说他住在北京城最高的门楼里。”“北京城最高的门楼,那不是皇宫吗,八成你救的是皇上吧,哎呀,咱家的祖坟冒青烟了,你这可交好运了,你郭仲有救驾之功,而且还和皇上拜把子,你就等着皇上派八抬大轿来接你吧,到京城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吧,哈哈……”家里的说说笑笑的,好像没把郭仲的话当真格的。
一日,郭仲家突然来了一群官兵,为首的人一头白发没根胡须,说话有点娘娘腔,此人正是宫中的老太监。老太监一进大门就喊:“这是郭仲的家吗?”郭仲此时正在给大青骡子喂草,听见有人喊他便搭腔:“是郭仲的家。”老太监一看见郭仲的身量,便问道:“你就是郭仲吧,前几天你是不是在某某地救过一个老头呀?”郭仲说:“是呀,我是救过一个老头,你们是他的人吧?”郭仲以为自己救了皇上,皇上派他们来接自己的。
谁知老太监把脸一沉说:“郭仲你可知罪!”
郭仲一愣连忙答道:“草民不知。”
老太监说:“实话告诉你吧,你救的那个老头是皇上捉拿的要犯,你放走了他,是要杀头的,请你马上跟咱家走,皇上要拿你问罪。” 
郭仲说:“且慢,不对呀,他还给我一块金牌呢,还说我若有事要到京城最高的门楼里找他呢,难道他不是……”说着,郭仲从怀里掏出那块金牌递给老太监。老太监连看都不看将金牌往地上一摔说:“这是假的,不要啰嗦,赶快跟咱家走,要是反抗那就满门抄斩!”老太监的话如晴天霹雳,郭仲顿觉头晕目眩,他万没想到自己救的人竟是皇上的要犯,好心救人却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不但自己小命难保,而且还要连累整个家族。想到此,郭仲对老太监说:“容我进屋拿件衣服。” 
老太监说:“行,快点!”
郭仲于是进了屋。老太监在外等了一会儿,不见郭仲出来,进屋一看,只见郭仲吊在房梁上自尽了。面对郭仲的尸体老太监心里说道:“郭仲呀郭仲,这都怪你命不好,谁让你救得是皇上,谁让你是小西天龙脉所生呀。” 
老太监见郭仲已死,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便丢下一朵白花带领官兵扬长而去。
郭仲死后,家人给他办理丧事,家族人无不为他悲伤。毕竟郭仲在村里是位很有名望的人,而且,他也是为使家族不受牵连而那样做的。于是,族长提出要厚葬郭仲并对遗体祭拜三天。可郭仲人是死了,但眼睛始终睁得圆圆的,就是不肯合眼,让人看了非常恐惧。有人找了巫师,巫师说:“此人有天大的冤屈,要让他合眼,得有人为他昭雪平冤。” 
这天是祭拜郭仲的第三天,村里又来了一队人马,中间有一辆超大的马车,车上还安着一把黄色的大伞,车上的人很是威风不同常人,也说是皇上派来的钦差,来接郭仲去京城做官的,说他有救驾之功。族长说:“不是说郭仲救得是钦犯吗,前两天来一帮人说的,活活把他逼死了,今个又说来接他做官,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位钦差说:“难道在我们之前有人来过?”族长说:“是呀,前两天来了一帮官家人,为首的也自称是钦差,说他救了朝廷的钦犯,要拿他问罪的。郭仲哪经过这样的场面呀,就悬梁自尽了,那人在临走时还丢下一朵白花呢。”这位钦差惊讶地说:“你说什么白花?甭说了,那肯定是白莲教的人干的,这都怪我们来晚一步呀。” 
族长说:“是呀,现在郭仲还不肯合眼呢。” 
钦差说:“那你带我快去看看吧。”
于是,族长带着这位钦差来到郭仲的灵前,亲手掀开郭仲的面纱,果见郭仲圆睁二目。他看着看着,便潸然泪下,悲痛的念叨着:“郭仲呀郭仲,你对皇上有救驾之功,特派我来接你进京的,想不到你竟被白莲教的人所害,含冤而死,真是痛哉、惜哉!今天我就为你昭雪平冤,你在九泉之下好好的安息吧!”
这时,突然有人喊道:“合眼了,合眼了。”大家一看,果见郭仲不知何时闭上了双眼,脸上似乎还挂着笑意,众人皆感惊奇。
这位钦差又对大家说:“这次来本想接郭仲到京城去做官着,没想到会是这样,也没带来什么,要么这样,我题字留念吧。”族长听了就派人取来笔墨,这位钦差便挥毫写下“大清显祖”四个字,然后又盖上了印章,又向郭仲深鞠一躬,洒泪而别……
官差们走后,众人们端详着那字和那印章,突然有人念出印章上是“道光玉玺”。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那个钦差就是皇上。
后来,又来过一拨官兵,送来了一块石碑竖在郭仲的坟前。
 
记录整理者:赵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