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陈建国/王舜——《映山红》序言

主页 > 书序书评 >

怪才陈建国/王舜——《映山红》序言


陈建国诗集《映山红》序言
怪才陈建国      
王 舜     
中午不睡觉,下午准发苶,这是我。中午从来不睡觉,下午一样倍儿精神,那是陈建国。
平泉师范读书时,一到午休时,他就失踪了,宿舍里没有,教室里也没有,哪儿去了?原来是偷偷地钻到琴室练琴去了。琴室里,脚踏琴、钢琴都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设备,得好好地利用啊,这比起自制的二胡可不知道好多少啊!
上师范前,他在老家兴隆县的六道沟村小学当民办教师。自幼喜欢音乐的他,一次去舅舅家,看到舅舅家有把二胡挺好,就和舅舅要,舅舅舍不得给,就用蛇皮当鼓膜,给他做了一把。陈建国如获至宝。他只是在高中时学了一点简谱知识,可二胡一到手,就能拉出调来。他就用这把二胡伴奏,给山沟沟里的孩子上音乐课。现在,钢琴、风琴就在那里摆着,你说,能让它在那闲着吗?两年的师范时间,午休他都是在琴房度过的。现在的他,可能算不上是音乐家,可他却也填过词,谱过曲,在学生中传唱。他的脑子里装着几百首曲谱,可随口唱来。随便拿来一首歌,有谱就能唱。别人唱个歌,他听了两遍就能谱出曲来,你说怪不?
说起他上师范前的那一段民办教师经历,更是有一股邪巴劲。
16岁高中毕业就回村开始教学了。那时叫民办教师,所谓“民办教师”就是在农村,和农民一样,挣工分的教师。教一天学,和农民一样挣8分,到了秋后,要是劳日值合5毛钱,那么这一天就挣了4毛。按天计算。为了挣到10分,每天早上要参加生产队的“早战”,再挣上2分。这样,他就白天上课,早上干活,晚上还要到村里的夜校当义务扫盲老师,教社员们识字。回到家再备第二天的课。要备多少门课呢?应该有十几门。一个人上十几门课,不可理解吧?但那是真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村都有学校。老百姓的孩子是就近入学。因为学生数量的限制,不能办成完全小学,只能是办复式班。再加上学前班,算起来六个年级。两个老师教,每个人就是三个年级,毕业班要轻一点,至少也是两个年级。另外那个老师就是四个年级了。有三个年级就叫三组复式,有四个年级就叫四组复式。每个年级都要有语文,算术,美术,音乐,体育。三年级以后又增加了地理,历史,自然。一个老师都得上,你说这是多少门课?别说教,看着都晕。当时的教学条件极差,没有电灯,一面窗户的民房,夏天进雨,冬天进风,黑板是白灰抹成,刷上黑烟子。桌椅不够,还要孩子从家里搬来。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一个16岁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能把学教成啥样?还不是哄着孩子玩吗?不,1980年小学考初中,县里统考。陈建国教的复式班里的12名学生,全部考上区重点,其中有两名考上了县一中。这个成绩,在兴隆县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一个山旮旯里的小学,还是复式小学,能考出这样的成绩,不是奇迹吗?
第二年春天,也就是1981年,陈建国家里盖房子,请了三天假,学生也随之放假了。突然,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和总校的视导员来了,要听陈建国的课。这下可慌了,马上叫附近的学生分别通知,赶快到校上课。陈建国没顾上洗脸,手上沾着泥巴走进教室。这课可是一点水分都没有。没有任何的准备。三组复式的课听完了,50分钟过后,县里的教研室主任伸出大拇指:“这课讲得太好了”。紧接着是承德地区教育局长和教研室来听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把陈建国的复式班教学确立为教学典型,在全地区推广经验,还决定1982年9月在陈建国的学校召开承德地区农村小学复式班教学现场会。这个连大轿子车都挑不回来头的山沟里可是热闹了一番。
牛叉不是吹的,罗锅不是炜的。陈建国的出奇成绩,有着他出奇的教学方法。他教语文,从一年级就开始练习说话,边识字,边说话,边作文。在那个年代里,他就不走先识字,后作文的路子,走出了一条边识字,边作文,识字与作文相结合的教学新路。他说,当时我也不知道这叫啥理论,反正我就觉得,语文就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四个能力相辅相成,先口头,再书面,先说话,在作文。识字与听说,识字与写作紧密结合。这样学生的语文才能学得好,语文能力才能强。他教算术,从一年级就注重口算和心算,八分之一是多少?七分之二是多少?要求学生张口就能说出来。听课的人见他的学生反应能力这么快,口算能力这么强,都觉的很“神奇”,不可思议。要不是亲眼所见,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他所教的学科,全部都有教具教学。而且都是自己做的。他不知道这叫直观教学法,就知道,这玩意管用。学生一看就明白,一操作就会。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遍。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语文有“识字机”,算术有“计数器”。百珠计数器,自己手工磨制用了三个月时间。手指磨破了不知道。自然学科的教具更多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土制的“显微镜“,用废旧手电筒做管桶,用损坏的试管玻璃在酒精灯上烧制成大小不一的小球,当凸镜,放上反光板,从上面的小孔观察,一根头发变成大拇指那么粗。表面上敢情不是光滑的,全是毛毛刺。后来有教研室管仪器的老师说,这个显微镜可以放大1500倍。他实现了所有学科,所有年级,全部使用教具教学。自制教具200多件。他考上师范上学走了以后,别的老师还使用了很多年。
他的这种“创造和发明“得到了认可。1981年他参加了河北省在衡水召开的自制教具教学现场会。被评为“河北省自制教具教学先进个人”。后来被授予“兴隆县复式教学四佳”之一和“自学标兵”称号。
平泉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承德地区师范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件挠头的活。那个时候还没有班主任费,都是白干。可是陈建国一干就是连续6年。接的都是最散的班,毕业时保准是优秀班。他总结出的“班主任工作八字法”在全省推广。他付出的心血也是最多的。他的节假日从来没有休过。六年班主任,六个中秋节,六个新年都是和班里的学生一起过。他说,当班主任,首先是喜欢学生;喜欢学生,才能爱护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见到学生就烦,怎能做好学生的工作呢?后来他被提拔到师范的教务处当副主任,主任,他施展才能的天地更宽了。主抓教学工作,制定了十六项基本功训练。学生每天练一板字,每天一张简笔画,展示出来,大家赏评。舞蹈,琴法,素描,三笔字,三笔画,凡是将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都要进行强化训练。那些年毕业的学生,现在还说,师范那三年没白上,自己那点功夫都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再后来,又提拔他当副校长,还是主抓教学。他在承德师范工作18年,不管当啥官,始终没有脱离教学一线,一直教他的“语文教学法”。说起他在师范的教学,也挺神。教学法是最不好教的课。知识点繁杂,理论抽象,讲起来枯燥无味。可是这门课对他来说,却是讲的那么生动活泼,幽默有趣,津津乐道。每一节课学生一直都在兴奋中听课,每节课必有几次笑声。每当上课铃声响起,他准时步入教室,一本教案往讲台角上一放,从来不打开;把腕上手表摘下放到桌上,从不看一眼。一节课滔滔不绝,板书精炼有序,节奏快慢张弛,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妙语连出。离下课还有两分钟,准时打住,全课总结,下节提示。说声下课,铃声响起,从不拖堂。时间就刻在他的心里。有多少人能做的到呢?拿的教案一眼没看,不是他没写,而是备到他的心里去了。18年的教学,18本教案,而且都是新的,从不用旧教案对付。教案不用看,为什么要拿教案呢?他要告诉学生——这些未来的教师,老师上课必须要有教案。
1991年他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曾宪梓教育基金中等师范优秀教师一等奖。河北省仅他一人,奖金四万元人民币,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的工资每月才五六百元。这荣誉、奖励是对他所做出的贡献的最好肯定。
这样的怪等人物,应该交给他一所学校,让他放手干一码,肯定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成绩。可是,现实没有这样安排他。2002年初,他调入承德二中任副校长,分管德育。当然干得也非常出色,二中的德育工作成为市委书记抓的典型。
社会没有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锥子总会从口袋里钻出来。这不,“二线”两年后,从2013年的8月开始写诗,一写不可收。
开始是写景,写“二线”后的感慨,生活的感悟。越写越深入,越写面越宽。后来按系列写起来,景物系列,季节系列,民俗系列,家乡系列,情感系列等,仅景物系列又分出燕山景物,山庄景物,承德十大景,县区景物等。越写越快,开始两三天写一首,后来一天一首,再后来一天写两三首,有时一翻身就是一首诗,早起推开楼窗,就来了两首。个别的时候,每天有6首诗诞生。这不,从去年的8月到今年的9月,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写出了800多首诗,其中古体诗600多首,平均每天两首多。《映山红》这本诗集就是这么诞生的。不承认他是个怪才行吗?
还有,去年11月份,他让我帮他挑选了一台相机,他又开始一边写诗,一边摄影。从此承德摄影家网上又多了一名摄影诗人——“陈建国北凌”。他上传的摄影作品,每幅都要配上一首诗,这在承德摄影家网上是不多见的。开始传上去的作品跟帖的人不多,很快就多起来。而且常被评为“优秀”和“精华”。记得有张拍摄武烈河的帖子,影友评论说,老师用的啥镜头啊,片片精彩。你说,他站到讲台上是优秀教师,提起笔是诗人,背起相机是摄影家,怪不怪?
还有呢,我们俩是同学,常在一起聚,可直到现在我还也没弄清他的肚子到底能装多少酒。五六两,七八两,一斤多,不管喝多少,从来没见过他醉过,没见他说醉话,而且酒风正,从不打酒官司。
不说了,反正他是个怪才,干啥啥出彩,干啥总能干出个眉毛来,与众不同的地方很多。齐熙品先生说他是燕山深处的映山红,他自己说是燕山上的一棵小草,我说他是燕山险峰上的一颗奇树。这奇树,怎么就生长在那险峰上?怎么就弄出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日头刚过午,日子还很久,肯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风景呢!
 
 
2014年11月1日    
于承德市写作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