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之歌》告诉了什么?

主页 > 书序书评 >

《塞罕坝之歌》告诉了什么?


《塞罕坝之歌》告诉了什么?
李树伟
 
  我钦佩李海健先生的人品,正像他的《塞罕坝之歌》所歌颂的那些正直、诚实、谦虚、感恩、快乐的塞罕坝人一样,李海健先生总是把做人做事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它是李海健先生的一种行为范式,是他与人交往中的一种基本要求,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其核心是引导读者提升人格和情操,特别是对那复杂的社会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随便就能写出来的东西。
  在他这本诗集《塞罕坝之歌》付梓之际,我有幸看到了初稿,读着里面的故事,脑海里不断涌现:穿林海,跨雪原,行走在山海之间,毅然矗立的一片片“绿色的森林”的画面。
  自2017年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为主,连续报道了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绿色传奇故事之后,“塞罕坝精神”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她不仅让习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还赢得了世界环保组织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同时也吸引了诸多诗人、艺术家对塞罕坝的生态修复,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对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了生动的诠释,李海健先生的这本《塞罕坝之歌》以全新的视角,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诠释了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实践。
  在诗人眼里,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是他们,塞罕坝人,三代林场人。从50多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三代林场人死守共和国赋予的使命和“硬任务”,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代守护一个绿色的梦想,代代孕育一个绿色的传奇。我曾问当时放弃高考、19岁上坝的陈彦娴是否后悔,她毫不犹豫地说“不”,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有我的青春,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陈彦娴说出的,不仅是她自己的心声,也是一代又代林场人的心声。
  做为一名地质人,在阅读《塞罕坝之歌》这本诗集的时候,塞罕坝精神已经不只是一段绿色的传奇故事了,她还是一个警示和告诫。它警示后人珍惜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一代人破坏的环境,需要三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修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地质环境的好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故事,也给人类如何对待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许多启示。
  在《塞罕坝之歌》的诗集里,我读出了塞罕坝:六月有飞雪、冬季达半年,是气温极端异常的高岭地区,也读出了现在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鸟兽的天堂”。同时又告诉我,是谁,让“风沙遮天日,鸟兽无栖处”的荒原旧貌换了新颜?是谁,赋予了松涛澎湃、碧波百万顷的现代化机械林场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故事再次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矛盾突出,又有大面积的国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为,一旦不当,就极易引发生态恶化的问题。历史上,塞罕坝地区也曾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地方,以后因开围放垦、砍伐树木,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塞罕坝之歌》也同时警告我们,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开发和消耗,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信心从来都是自己给的。在《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里面,让我读到了: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那两年,面对每年8%的成活率,林场人不甘心,30天马蹄坑大会战扭转了颓势;70年代接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片松林被摧毁,林场人不甘心,收拾好残局越战越勇,两年后超额完成国家派给的任务。
  这些故事催人奋进,热泪盈眶,但也同时提示我们,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随意开荒,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耕地干酸瘠薄;乱开滥采矿产资源,导致环境污染或引发地质灾害;国土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带来了交通拥挤、地面沉降、绿色生态空间锐减等问题。这些教训,都需要我们反思。
  《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资源开发利用绝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一棵树成材需要十几年,而砍伐只需要几分钟。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要想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整个过程甚至是不可逆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主张征服自然,而且强调相生共存,这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
  如果说,刚上林场时,茫茫雪原上红松洼里挺立的“一棵松”是信心之源——因为这棵耸立了一百多年的松树至少说明了栽树成功的一点点可能性。50多年过去,林场人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松”。总是那么的不屈、那么的挺拔,纵使每天遭受环境恶劣的侵蚀,它依然永远保持生的欲望和活下去的信心。从一棵松到一片松海,对于忠于使命、艰苦付出的人,时间终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奖赏。
  《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绝不能只算眼前账。无论从生长与消耗的对比看,还是从抚育和利用的价值看,生态修复的成本远远大于开采所产生的受益。
恶劣的自然环境打不倒林场人,“烧脑”的技术及管理难题同样打不倒林场人。50多年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林场发展条件的转换,林场人也无缝切换发展主题,在传承创业初期宝贵精神的同时,也为塞罕坝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牺牲与奉献、艰苦与奋斗,塞罕坝人为这些被刻板认为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词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义;“科学求实、绿色发展”,塞罕坝集50多年之不懈努力造就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也为这两个从未来走近的词做出了生动的诠释与注脚。
  千万别等到生态被破坏了,再去花费昂贵的代价修复。算经济发展的账,就要把生态修复的成本算进去,否则,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要承受生态破坏之苦,子孙后代仍然要以更高的代价去修复和改善生态。我们绝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成本计量标准,将资源环境使用成本纳入经济发展总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遏制资源环境的破坏性、掠夺性使用和过度开发使用。
  从茫茫荒原到松涛百万顷,几乎每个人都会感慨塞罕坝的变化之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这都是半个多世纪的点点小变化汇聚而成的。时间是公平的,但时间也是吝啬的,没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没有那么一捧子心,50多年的“死磕”和“较真”,还真不是一件易事。那个绿色的梦,早已化成塞罕坝人生命和信念的一部分,守护梦,也守护塞罕坝的灵与魂。这里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也将是下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今日的塞罕坝。《塞罕坝之歌》的绿色传奇故事,再次告诉了我们,在坚守塞罕坝精神感动壮举的同时,更应该是绿色发展观的维护者和延续者。